主角:许元娘萧承归
作者:芸豆筒骨汤
已完结|2025-05-07 15:44:20
《守寡三年,爬窗狂徒是战死夫君》完全让读者入戏,不管是许元娘萧承归的人物刻画,还是其他配角的出现都很精彩,每一章都很打动人,让人能够深入看进去,《守寡三年,爬窗狂徒是战死夫君]》所讲的是:说不上羡慕还是嫉恨,掺了毒似的眼神看得许元娘不太舒服。翌日,许家夫妇一大早出门,都是天擦黑……
他托人打听了越国公府。
越国公府的消息并不难打听,稍微找人问问,就能探听个七七八八。
大昭开国不过两朝。
前朝皇帝昏庸无道,百姓民不聊生,又逢天灾水患不断,导致流民四散。
朝廷不仅没有分派银两赈灾,还纵容贪官污吏大肆搜刮民脂民膏,百姓苦不堪言。
这种情况下便起了不少揭竿起义的反抗者。
先皇就是其中一支,老越国公萧河山与先皇是同乡。
年轻时是村里的屠户,有一身功夫在身上,为人仗义直爽。先皇起义时萧河山是最初的跟随者,后来南征北战,大昭的天下,可谓有一半都是萧河山打下来的。
先皇登基初始,大肆封赏手底下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部将。
原本是想封萧河山为异姓王,萧河山说什么都不肯。
先皇几番劝说他愣是不松口,无奈之下给了国公的爵位,几十年来,萧家都颇受皇恩。
连当今圣上,私底下都要尊称萧河山一声阿叔。
萧河山虽是乡野屠户出身,后来发达了,也没做那些个宠妾灭妻的丑事。
一辈子守着原配妻子恩爱到老,两人生养了三子两女。
“越国公府在如今越国公承袭爵位后便分了家。老国公其他子女想来元娘嫁过去后见面机会不多,我就没探听那许多。”
他喝了口茶水,细细道来现如今越国公府内的情况。
越国公是老国公的长子,虽然是武将的儿子,却喜好读书。
是个读书人,满口之乎者也。做派完全不似老国公那般直爽磊落。
越国公夫人乃云州知府的女儿张氏,为人冷淡严厉,对谁都不热络。
婚后生育了嫡长子和嫡七子,中间的二四五六,皆是庶出。
许元娘一听,这感情确实算不上多好。
又听许文进说,“越国公府的公子**排行是分开的,国公夫人还生有嫡长女,下面三位姑娘也都是庶出。”
姑娘家的事不方便细问,许文进直接忽略了。
不过几位公子的消息还算详尽。
张氏所出的嫡长子就是大爷,自幼不好习武念书,对画作十分痴迷。年纪轻轻在画作上已经小有造诣。娶妻方氏,方氏为人傲气,看不上门户不如她的人。
倒是与她出身有关,她祖父方太傅是圣上的老师,很是受圣上的信任,娘家又疼这个孙女,性子难免高傲。
二爷因为他生母伍姨娘是越国公最宠爱的女人,生下来就极为受重视,今年二十三,越国公对次子可谓方方面面都有所偏爱。他的妻子钱氏,出身虽不如方氏,但因为夫君的缘故,在府上也是处处被人捧着,野心渐渐被喂大。什么事都想和嫡出一脉较劲儿。
三爷是个富贵闲人,府里下人都说他一团和气,妻子刘氏更是个面团般的好脾性。
这两口子的为人注定她们在府里如透明人一样,偏他两口子对于开枝散叶上来说,很是给力,成亲不过六年,头胎是对龙凤胎,全府上下喜气洋洋,连摆了几天流水席,在城外施粥发善银,又给庙里捐香火钱。
二胎是个男孩儿,越国公对于三房的忽视在一个个孙辈冒出来后多了些肯定。
刘氏肚子争气,如今三胎也怀上了,还有五月便要临产。
四爷和二爷都是越国公宠妾伍姨娘所出,但在读书上远不及二爷有天赋,说得难听些便是在这方面没有奔头,苦读亦是没有半点儿长进,奈何他一心想要得到父亲认可,如今二十了,还是不愿娶妻,只等来年科考。
五爷有些一言难尽,没有一技之长不说,又好色贪财。通身上下除了皮相尚可找不出一个优点,妻子崔氏是个见人三分笑的菩萨面孔,但手段可不见慈悲。
七爷聪慧机敏,将将才十岁。读书上比二爷更厉害,去年下场已经中举。
越国公夫妇俩虽然没多少夫妻感情,对这个幼子却堪比心尖尖上的宝贝疙瘩。
至于六爷嘛,他的名头在京城算响的了。
两岁上头生母芸姨娘就去了,芸姨娘原是国公夫人张氏的陪嫁,张氏不得越国公喜欢,庶子一个接一个蹦出来,伍姨娘仗着越国公宠爱,隐隐不将张氏放在眼里,张氏气恼,给身边信得过的丫鬟开了脸送到越国公身边,果然分走了伍姨娘的宠。
只可惜芸姨娘福薄,没几年就走了。
按理说姨娘没了,该是有嫡母教养。
芸姨娘当初也是为了帮张氏才成了越国公的人,她对六爷不说喜欢,至少不会厌恶吧。
她却第一时间把六爷送到老国公身边,言说两位老人家平素寂寞,小六活泼开朗,有他在身边作陪,日子也能热闹热闹。
老国公一看,两岁的六爷不哭不闹由奶娘抱着,好像知道自己没了娘,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眨巴几下,要哭不哭的,老太太不忍心抱到腿上,奶娃娃吸吸鼻子,小眉头拧成一团,扑到老太太怀里,小手紧紧抓着老太太衣袖,哭得眼泪鼻涕糊了满脸。
就此,六爷就被老国公带在身边,习了一身武艺。
年仅九岁,就跟着老国公上了战场,立下不少军功。
没得时候才十八,已经是五品宣威将军。
年纪轻轻就因战功名声大噪,常年在军营战场,没有规矩束缚,性子恣意张扬,早就传闻越国公极为不喜这个儿子,当众训斥他野性难驯,不服管教。
许元娘回想起大众对萧六爷的看法,好像也是说他嗜血狂妄,暴戾成性,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。
常年出入战场的人,身上难免会带些肃杀之气。真计较起来,萧六爷名声臭好像是因为几年前,他和几位好友当街殴打一勋贵子弟。
其中内情许元娘不得而知,她那时有听过,人们闲话萧六爷仗着老国公势大,不把人当人看,连贵族子弟都随意打杀,放在平头老百姓身上,估计比碾死一只蚂蚁还容易。
不管萧六爷名声好坏,人已经没了。
许元娘听完越国公府的情况,头都大了。
几位爷可以暂放到一边,和她打交道的,多是后宅女眷。